社交恐懼症

很多人認為外向活躍的人通常較易受人歡迎,在社交上較有優勢,而害羞的人在社交上較為「蝕底」。害羞本身沒有問題,但過分害羞便有可能是病態了,這種病叫做「社交恐懼症」,嚴重起來可能演變成抑鬱症!

 

怕醜?恐懼?

 

社交恐懼症的定義是長期對所有或某些特定的社交場合感到恐懼不安,例如演講、與上司交談、在別人注視下工作或進食等,不過患者清楚知道這種感覺是不合理或過分强烈的。當恐懼的程度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例如令患者緊張不安,感到頭痛、頭暈、震顫及不斷出汗,嚴重時甚至會失禁或失去知覺,而患者更會因為對社交的焦慮而設法逃避這些社交場合,例如做出逃學、曠工或拒絕出門等行為,這就算是社交恐懼症。

 

恐懼有什麼影響?

 

社交恐懼症除了令人出現一連串生理徵狀之外,更會令人逃避出席社交場合,從而與社群的距離愈來愈遠,令生活變得非常孤單。由於「求診」也是一種社交情境,所以社交恐懼症的患者比一般情緒病患者更不願意求醫,令病情容易惡化,最終可能演變成抑鬱症或嚴重焦慮症。另外,有部分患者誤以為飲酒和服食藥物能夠「壯膽」,不知不覺中就會養成酗酒和濫用藥物的習慣,對身體造成更壞的影響。

 

為何恐懼成病?

 

社交恐懼症的成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三方面。生理因素即腦部的化學傳遞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調,心理因素即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令患者以後對相關場合都感到恐懼,環境因素即生活的處境和壓力。受到上述各種因素影響,患者腦內的「資訊處理系統」會出現偏差,令其常於三方面抱有負面想法:

  • 自己:缺乏自信,擔心自己的緊張情緒會表露人前,令人對其觀感大打折扣
  • 他人:認為所有人對別人均有極高要求,而且總會以批判的態度評論別人
  • 社交:認為社交關係極具競爭性,別人會以社交表現來評定個人的好壞,一旦出醜便無法補救

 

由於常常疑心別人會用批判的態度去「監視」自己的社交表現,患者往往非常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而且更會耗費大量精力來偵察任何可能存在的出醜風險,因而令自己的精神加倍緊張,最終更會發展成病態,逃避出席社交場合,以免身陷「社交險境」。

 

雙管治療

社交恐懼症通常可通過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來醫治。藥物治療即調節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等)的分泌。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認知」是指認清恐懼的源頭,令患者明白引起病徵的思想模式,教導他們改變思維,從而減少病徵;而「行為」方面則着重鼓勵患者接觸恐懼的事物或情況,協助其改善反應。由於每位患者的病情有別,治療方法亦有不同選擇,包括心理輔導、催眠、鬆弛訓練等。

 

社交恐懼症其實非常普遍,15 至 18 歲的人最容易發病,想擺脫它的威脅,最重要的是放開懷抱,不要牢記不愉快的事,不要常常「鑽牛角尖」,要抱持正面的思想。如果你懷疑自己或身邊人患上了社交恐懼症,應該及早向醫生求助。